音樂製作

音樂製作項目

音樂製作介紹

音樂是美妙的藝術、而藝術的形成總是需要艱苦的創作過程、才會有最美好的狀態來作呈現!而音樂製作也是!,市面上的音樂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有人聲的音樂、一個是沒有人聲的音樂

 

音樂製作中的詞曲創作

「再怎麼簡單通俗的歌曲,都會有它想表達的事。」

詞曲是整首歌的靈魂,是一首歌的「嘴巴」,它能夠讓聽眾第一時間與歌曲之間「開啟對話」。

在整個音樂製作的最一開始,我們需要了解製作這首歌的「動機」是什麼。音樂製作的目的,最常見的是需要藝人出道需要一些作品、有些是為了送給自己的伴侶,有些是為了抱怨一些事情,有些是為了紀念一個人。

接著會確認音樂製作的風格。音樂的風格有各式各樣,當然同樣的詞曲也能套上不同的風格,但一首歌最初的製作還是需要讓詞曲與風格相符合,在情緒表達上才會一致。

這時候會各自找一些音樂製作的範例來做討論,範例越多,越能知道這首音樂偏向什麼風格。最後決定好音樂製作的風格後,就會以此風格開始進行詞曲創作。

音樂製作中的詞曲DEMO與確認

詞曲完成後,會用簡單的鋼琴伴奏加上人聲,這部分在音樂製作中稱為demo,讓唱片公司、藝人或是音樂製作人能夠直接聽到這首歌的詞曲。這時候會根據音樂製作人的要求再做一些小小的修正,覺得這首歌完全符合想要的感覺後,詞曲創作的環節就結束了。

音樂製作的歌曲調性調整

每個人的音域都不同,有些人能唱很高,有些人能唱很低。在前面「詞曲創作」的最後Demo中,是以演唱者的音域去錄製的。音樂製作的「歌曲調性調整」階段,是為了讓歌曲能夠符合唱歌者的音域,也會在其中根據唱歌者音域的寬度,將曲做小幅度的調整,讓這首歌是能夠被唱歌者駕馭的。

歌曲教唱在音樂製作中的重要性與角色

一首新歌,沒有任何人曾經詮釋過,歌手是第一位要唱這首歌的人。一般唱流行歌能夠自己把歌練好,是因為有原唱的唱法可以做參考,而一首全新的歌沒有先前的演唱例子,往往會讓人沒有練習方向。

寫歌的人會很清楚歌曲該有什麼樣的詮釋方式,在哪個段落該用哪種唱法,哪個詞彙是在表達什麼。讓唱歌者知道這首歌該如何演唱,並教予一些唱歌的基本技巧,讓唱歌者回家練習時能夠往正確的方向,並讓錄音時更加順利。

編曲-音樂製作的重要角色

製作音樂中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是就是編曲!編曲可以決定一首歌的風格,是音樂製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編曲就像是幫詞曲穿上一套服裝,有衣服、褲子、有襪子、鞋子、有冬季、夏季各種不同的服裝搭配。將詞曲搭配上鋼琴、弦樂或是爵士鼓等,透過每個樂器不同技巧的搭配,將詞曲中的情緒強弱做出更強烈的對比。

編曲人會透過自身對於詞曲上與音樂製作人所期望的情緒表達進行音樂製作的工作,讓編曲既能符合要求,還能將編曲人的想法放入在其中。

音樂製作的編曲DEMO與確認

編曲完成後,會將第一版的編曲加上主旋律給音樂製作人做確認。製作人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來跟編曲人討論,而編曲人會根據要求再進行編曲上的更改,一來一往的直到大家的想法在音樂製作上得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如何增加音樂製作的層次感-真實樂手錄製

至此、音樂製作在編曲階段所使用的樂器都是電腦音源,不會是真實樂器,為了是能夠方便且快速的做出任何調整。現代的音源都是取樣於真實的樂器,所以大部分音源雖然是數位的,但其實就跟真實的樂器一樣。用在音樂製作的編曲階段算是綽綽有餘了!但即便現代音源都設計的很好,還是有些樂器的動態是無法被取代的,像是爵士鼓、木吉他、電吉他、電貝斯等,真實樂手能夠做到的細節是數位編曲無法取代的。

在這個階段、音樂製作人會根據預算來決定哪些樂器需要真實錄製,選用最重要、對於整體在音樂製作最重要的地方、再請樂手老師來錄音室進行錄製,以免花費不必要的音樂製作預算

真實樂手錄製確認

拜現代科技所賜,音樂製作人可以決定要現場來聽或是線上,又或是錄製完成後再傳給音樂製作人進行確認。

但即使科技這麼方便,音樂製作人通常還是來現場聽,這樣如果有什麼特別的要求都可以跟樂手老師即時討論,並在當天一起將音樂製作成大家都滿意的模樣。

 

如果音樂製作人選擇錄製完成後再做確認,就無法即時的與樂手老師溝通並提出要求。當然現場錄製的錄音師和編曲師還是會負責把關將樂器錄製成錄音師與編曲師覺得理想的狀態。

如果錄製完成後,音樂製作人對於真實樂器錄製上有什麼想要修改的,就需要再另外約樂手老師、編曲師、錄音師的時間再進行補錄,會影響到整個音樂製作的時間。

所以音樂製作人最好是能夠在真實樂器錄製當天全程參與。

音樂製作的重頭戲-人聲錄製

在編曲確定並且完成真實樂手錄製後,整個音樂製作就進行到人聲的錄製階段,這個時候就會請歌手來錄音室進行錄製。

錄音開始前,會請歌手進行「錄音練習」,讓歌手適應錄音時的感覺並暖聲,而這時候錄音師會順便做訊號量的調整,使錄音的訊號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並了解整體歌曲的架構。

錄音時除了有錄音師、音樂製作人,詞曲創作人也會在,會在錄音中引導歌手唱歌的表情符合這首歌曲的設定、確保這首歌曲符合當初音樂製作的方向。

錄音並不會從頭到尾一次完成,會將每個段落分開,甚至是每一句,根據歌手唱歌的狀況來決定。有些歌手前期會需要較多的時間適應錄音的感覺,但到後期就會越唱越順,就不需要分很多句來錄。有些歌手有較豐富的錄音經驗,就可以比較順利的錄製。

音樂製作的錄音階段會確保讓每字每句都有達到理想中的狀態,雖然音準跟拍子可以做數位修正,但還是會錄到近乎完美。如果做過多的人聲修正,會讓人聲變形失真。但歌手畢竟不是電腦,不管唱的再怎麼精準,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唱準,絕對會有那麼一點點不準。而人聲數位修正就是為了將這些「一點點」再加以調整,並不會將很不準的音,硬是調準。

人聲修正在音樂製作中的重要性

將人聲錄至近乎完美後,會進行人聲的修正。每個字每個音都會一一調整,有些音也許聽起來是準的,但透過電腦演算,多少都會有一點不準,將人聲完全修準,才能讓人聲與音樂完美融合。

音樂製作中加強主要人聲的方法-和聲錄製

人聲修正完成後,音樂製作人會根據整體音樂的狀況來決定是否需要錄製和聲。若主要的人聲在音樂中足夠強勢,就不需要另外錄製和聲來增加人聲上的厚度。過度的和聲會取代主要人聲在音樂中的地位,會影響到歌曲原本該有的表情。

若主要人聲在音樂中有些地方太弱勢,那就需要加上一些和聲來輔助。適當的和聲可以默默的幫歌曲加很多分。這個是音樂製作上常用的手法,音樂製作人在預算沒辦法做真實樂手錄製的時候,很常使用這一個方法,讓整體音樂變得豐富且有靈性。

音樂製作的中最常被忽略但最重要的部分-混音

混音是音樂製作中蠻神秘的部分、因為除了資深的音樂人,很少人真正知道這個混音的步驟到底在做什麼、但經過這個混音的步驟,整個音樂就會變得非常不一樣、大鼓有衝勁、小鼓紮實、人聲乾淨有力、鋼琴與弦樂優有的穿梭其中,經過混音步驟,整個音樂製作的質感將會提升非常多!但如果是等級不夠的混音師、或是人聲的錄音品質不好,可能無法將混音做到好聽的階段、而這個階段音樂製作人也必須和混音師溝通、做出品質良好的混音,然而為何通常音樂製作人不會親自操刀一首音樂製作的混音呢?因為音樂製作人在經歷了詞曲以及編曲的調整後對整首歌曲已經麻痺了、會出現盲點、這個時候就必須由混音師進行聲音處理後、再與音樂製作人討論微調!

如果編曲是讓歌曲附上風格,那混音就是將風格更加強烈化。除了人聲以外還有許多的樂器,有鋼琴、弦樂、吉他、爵士鼓等,爵士鼓中還有大鼓、小鼓跟各種銅鈸。混音師會先調整每個樂器的音量平衡,不同的音樂風格,每個樂器的音量平衡都會不一樣。

音量平衡調整到一個階段後,會調整每個樂器的EQ(頻率)。每個樂器的EQ都不同,會有主要聽到的頻率跟泛音,泛音就是聲音上比較不是影響聲音本質的頻率區域。調整EQ時,會以人聲為主,將每個樂器的頻率平均分配,讓每個樂器在音樂中都能夠被聽得清楚,且不會讓音樂聽起來雜雜的不乾淨。

除了EQ的調整,還會在每個樂器上使用一些效果器,讓音樂風格能夠更加的強烈。像是在小鼓上加上compressor使其更加紮實,在人聲上加上reverb使人聲能夠較濕潤等。

如果編曲是讓歌曲附上風格,那混音就是將風格更加強烈化。除了人聲以外還有許多的樂器,有鋼琴、弦樂、吉他、爵士鼓等,爵士鼓中還有大鼓、小鼓跟各種銅鈸。混音師會先調整每個樂器的音量平衡,不同的音樂風格,每個樂器的音量平衡都會不一樣。

音量平衡調整到一個階段後,會調整每個樂器的EQ(頻率)。每個樂器的EQ都不同,會有主要聽到的頻率跟泛音,泛音就是聲音上比較不是影響聲音本質的頻率區域。調整EQ時,會以人聲為主,將每個樂器的頻率平均分配,讓每個樂器在音樂中都能夠被聽得清楚,且不會讓音樂聽起來雜雜的不乾淨。

除了EQ的調整,還會在每個樂器上使用一些效果器,讓音樂風格能夠更加的強烈。像是在小鼓上加上compressor使其更加紮實,在人聲上加上reverb使人聲能夠較濕潤等。

音樂製作的最後一道檢驗關卡-母帶後製

母帶後製是整個音樂製作的最後環節,簡單地說是讓整體音樂製作的品質達到市面上的水準。比較容易被直接聽到的,就是整體音量的大小,於是我們需要保證音量的大小不能夠比市面上的音樂還小聲。如果客戶是錄製整個專輯,就要確保專輯中每首歌的音量與混音不會相差太多。

音樂製作人在預算足夠高的時候,甚至會選擇將聲音通過過實體的母帶機器在過帶到電腦中,那最後音質聽起來就會更加的厲害。

完成音樂製作-歌曲確認

音樂製作完成後會做最後的確認,音樂製作人與混音師會將音樂製作的完成檔在許多地方播放,例如電腦喇叭、大型監聽喇叭、車用喇叭等等.……以確保聲音在任何狀況下是沒問題的, 最後確認完成後,整個音樂製作就完成了。

無人聲的音樂製作-配樂

配樂是指在電影、電視劇、遊戲、舞臺劇等多媒體作品中,以音樂的形式來加強或強化作品情節、氛圍或角色情感的表現。配樂可以包括背景音樂、主題音樂和片尾曲,配樂的作用可以使觀眾更加投入、情感更加真實,增強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罐頭情境音樂製作

電影的音樂製作

微電影的音樂製作

動畫的音樂製作

有聲書的音樂製作

廣告音樂製作

遊戲的音樂製作

劇場戲劇的音樂製作

兒童劇的音樂製作

音樂劇的音樂製作

兒童音樂劇的音樂製作

舞蹈中的音樂製作

活動的音樂製作

罐頭情境音樂製作

根據不同情境預先製作好的配樂。在配樂庫中會有各式各樣的情境配樂供使用者挑選,有開心、難過、緊張、恐怖、逗趣等心情配樂,又或是海邊、森林、客廳、教室等場景配樂。這些都是編曲師預先進行音樂製作的配樂,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挑選相對合適的配樂,但就沒辦法很精準的客製化了,因為這些配樂都是預先做好的。

電影的音樂製作

各種電影都會有各種風格,都會需要音樂製作,編曲師會根據不同的風格來決定這齣電影該用什麼樣的配器去統一詮釋,好讓音樂上的風格有個統一性。

在電影的音樂製作開始前,會先跟導演或是製片人討論在哪些段落該用哪種配樂。音樂是無形的,而職位不同,對於音樂上的想像也會有所不同,而編曲師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要了解導演或製片人想像中的音樂的樣子,再中和自己對於音樂上的想法去進行音樂製作。

在配樂製作開始前會先有畫面,讓編曲師能夠根據電影中的角色、情境、故事、台詞等去做完美的音樂製作,像是當角色有重要的台詞時,儘管配樂需要隆重,也都不能搶走主角的戲,要適當的在背後做襯底,而在沒有台詞時,音樂製作的重點就是要去帶動整個劇情的起伏,才不會讓畫面只有畫面。

電影中除了配樂會影響電影的情緒外,「音效」也是讓電影能夠更加完整的一個環節。在角色做任何動作時搭配上適合的音效,才能夠讓電影不那麼單調。

微電影的音樂製作

微電影音樂製作其實就跟電影音樂的製作流程非常類似,差別就在於時間長度不同。電影有很長的時間供編曲師慢慢鋪陳使用,微電影雖然時間較短,不需要做太長時間的佈局,但也就必需在短時間內將音樂製作的層次做足,而這也就是微電影需要多用心的地方。

動畫的音樂製作

動畫相較於電影來說更加需要音樂與音效的輔助。電影有真實的人來扮演角色,而動畫完全是一個畫面,需要人另外配音,更需要在原本該有音效的地方加上音效,而動畫的音樂製作則更是讓整個動畫活起來的關鍵。有許多動畫甚至沒有台詞,光靠畫面、音效和配樂支撐起整個動畫。

有聲書的音樂製作

有聲書音樂製作的重點在於「情境感」。有聲書是完全無形的,聽眾只能透過聲音去了解其內容,而這時候音樂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就像是在海邊,除了用海浪聲去表現外,也要用適合的配樂去做場景以及心境的描述。在海邊開心的玩水,就要用開心的音樂,若是因為失戀去海邊,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音樂了。

有聲書的音樂通常是從頭到尾都存在,就算沒有配樂也會有豐富的音效去做襯底,不然有聲書會完全沒有聲音,聽眾就無法被帶入情境中。

廣告音樂製作

大部分廣告都在一分鐘以內,編曲師需要在一分鐘內將配樂的層次做出來,甚至更短。

在開始音樂製作前會先了解要廣告的產品是什麼,並知道廣告主要的客群。不同客群所喜歡的音樂大不相同,也許小朋友就喜歡可愛活潑點的,年輕族群就會偏向現代流行的音樂曲風,老一輩的族群也許就偏向安靜舒服一點的音樂風格。

確認完產品和族群後,就會根據廣告的影片進行音樂製作,會配合影片中的畫面製作出合拍的音樂。

有些廣告會希望以歌曲來進行配樂,那也許就會跟據產品和客群先完成一首歌後,再進行影片的拍攝,而就會以歌曲為主來製作整個廣告。

遊戲的音樂製作

遊戲配樂就偏向於「情境類型的音樂製作」。需了解遊戲中每個場景和劇情,在情境中製作出可循環播放卻又不會太過單調的音樂。

就像玩家在打魔王時,就需要緊張的音樂做襯底,讓場景更有緊張的感覺。玩家勝利時就需要一個勝利澎湃的音樂,玩家失敗時有些需要一個悲傷的音樂。

遊戲的音樂製作通常會有很多首,其中混音跟母帶後製就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混音時需要確保每個音樂的混音風格不會相差太多,而母帶後製需要確保每首音樂製作的音量都一樣,這樣在遊戲中的配樂風格才會有一致性。

劇場戲劇的音樂製作

在劇場中一切都是不一定的,像是演員講話的速度、場景轉換的速度、甚至是現場的臨時狀況等,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整齣劇的時間。

劇場的音樂製作多半是情境配樂。雖說時間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所以不太能做出跟劇時間吻合的音樂長度,但還是會去算出一個大概的時間,讓音樂製作的層次能夠盡量的對在劇本上。通常如果是有層次的音樂,導演也會要求演員根據音樂的速度來決定每個台詞的速度。如果是現場樂團,就會請指揮配合現場的狀況去做音樂製作上的速度調整。

製作劇場戲劇音樂時,會先跟導演討論在劇本中的哪些地方需要什麼樣的音樂製作,在開始排練前就會先製作出一個版本。排練時演員會有音樂來做襯底,這時候編曲師就要在現場去計算演員講話的速度音樂是否能夠跟上,每次排練結束都會做一次音樂製作上的修整,直到跟演員講話的速度達到一個平衡。

音樂製作完後會開始跟音效執行工作,將現場播音樂的cue點交給音效執行,現場演出時就會將音樂交給音效執行來處理。

若是現場樂團,就需要將音樂中各個樂器的譜整理出來交給樂手們,並跟指揮討論每首音樂進的點,以及現場速度在什麼情況下調整可以完美的契合劇本的進度。

兒童劇的音樂製作

兒童劇跟戲劇的音樂製作方式類似,差別在於兒童劇配樂的記憶點需要比一般戲劇來的重。

兒童劇的觀眾群大多是小朋友,而小朋友會比成人更受音樂影響,於是做兒童劇配樂通常都會有非常朗朗上口的旋律在每首音樂之中,讓小朋友對於音樂上有更親切的體驗。

音樂劇的音樂製作

大部份音樂劇是沒有劇本的,而音樂的總譜就是音樂劇的劇本。

音樂劇跟一般音樂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演員的歌詞就是台詞」。音樂劇的時間長度比一般戲劇更好掌握,只要音樂多長,整個劇情就多長。

音樂劇的音樂製作者通常也就是劇本創作者,因為劇本中大部份的台詞都是用唱的,也就是整齣劇的台詞都是作曲家寫的。

在音樂製作開始前,會先決定好主題與故事線,決定好後會直接進入音樂的創作,完全讓音樂推著劇情走,而演員在排練時會直接根據歌詞來進行演戲。

音樂劇的曲需要根據每個台詞該有的速度和情緒進行編寫,好的音樂劇是能夠透過音符來直接讓演員在對的情緒上。若是沒有照著詞的情緒走,演員則無法用對的情緒去表演,歌曲就會拖累到演員。

音樂劇的曲還要根據演員的音域去做修正,每個人的音域都不盡相同,在同樣的音高對不同演員來說就會是不同的情緒。

音樂劇的音樂就是整個劇製作的一切,音樂製作的好聽程度也會影響到整齣劇。

兒童音樂劇的音樂製作

跟一般音樂劇的音樂製作方式類似,差別在於要考慮歌曲的記憶點。觀眾的客群在小朋友,於是除了音樂要符合演員情緒外,還要能讓小朋友朗朗上口。

如果小朋友回家後還會對其中一兩首歌留有印象,那這就是一齣成功的兒童音樂劇。

舞蹈中的音樂製作

一般編舞師編舞都是先有音樂再去做編舞,如果是這種情況就要先跟編舞師做討論,製作出編舞師想像中的音樂。但也有些編舞師會先編好舞,再希望編曲師能夠依照舞者跳的舞步進行音樂製作。舞蹈配樂最容易的做法就是先做好音樂,再給編舞師編舞。但如果編舞師希望能夠配合他,那就需要去了解舞者的動作以及速度。

舞蹈配樂最難的就是前期討論,編舞師對於音樂的描述,往往跟編曲師的角度不同,編曲師通常會需要先製作一些Demo來了解編舞師想要什麼樣的音樂製作,確定以後才會開始進行完整的編曲,才能保證製作出來的音樂會是編舞師所期望的。

活動的音樂製作

有些活動會需要一些客製化的音樂製作。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選舉」,在現場總會聽到一些很澎湃的音樂,有些是用預先做好的配樂,有些是會有現場的keyboard手進行演奏,現場keyboard手會根據現場的情況進行演奏,例如像是在「動蒜」的時候加上一些鼓聲來配合,又或是在情緒較為激昂是彈一些管弦樂的旋律。

當然也有事先客製化的音樂製作,而客製化音樂製作的好處是音質部份一定會先處理好,編曲也會比較精緻,音樂比較完整。但比較麻煩的點是沒辦法根據現場狀況做修整。最好的編曲方法就是盡量讓音樂不要有太多的層次,盡可能保持在一定程度的澎湃感,才不會影響到現場演說人的情緒。

返回頂端